Facebook文章法則:刷數量不如刷體驗!

找人share自己的內容,讓人去點贊post,仿佛已經成了facebook發post的標配。但是久而久之就會發現,這樣子機械化的傳播方式,實質上只是將一些受眾並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了簡單地傳播。不能形成熱點,造成用戶的討論。

發文章的我們有沒有想過,一味地增加po文的數量,而不從文章本質去進行探討,這樣子的發post只是無意義的重複。刷數量不如刷體驗!不如嘗試去減少自己專頁的內容,用更多的時間去想出各種Experience給用戶,為他們找到打卡/分享的理由,讓他們主動去為你宣傳,這可能比多寫十個:Post更有力

500662644_wx (1)

舉個例,我在某新式茶樓見到一件可愛造型的點心,於是我就拍照並分享到Facebook、Instagram、Snapchat或Twitter之類。我的朋友見到我分享的相片,就會想知哪兒有這些點心。我所分享的並不是該茶樓的Facebook Post,但對於我的朋友來說,這個po文比分享專頁上官方的內容更有趣、更有吸引力。又或者,分享你的官方Post多半是滿足社會指標(Social Metrics),而用戶自發分享貴公司帶給他們的體驗,可能更有能力帶來生意,用戶(消費者)自發的更新,是我們營運專頁很難「模擬」得到的。

IMG_3850

另一個例子,在之前去吃點心的時候,點心紙有一項是「這不是春捲」。於是我上Facebook一搜尋,就見到有相關的po文,同時還有朋友的po文是在談這個的。

2

Screen Shot 2018-05-01 at 8.05.54 PM

而且這類由用戶發起談論貴公司或其產品/服務的內容,多半比你自己在專頁的內容多人討論,最終就會達至Facebook所謂的“有價值的社會互動”。不過要有策略性、有效地將這些討論轉化,大概你也不能完全沒準備。至少你要設立一個Facebook的打卡點,甚至把這打卡點結連到你的專頁,以便你可從Page Insights當中看到消費者的打卡內容,讓你也去回應。

雖然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轉變,但對於Facebook小編在管理專頁時,可以提供是一個新的思路方向。
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,我們將及時刪除。